| 書名 | 作者 | 出版社 | 
		
			| Take the City - Voices of Radical Municipalism | Jason Toney (Editor), Peter Marcuse (Contributor), David Harvey | Black Rose Books | 
		
			| Along the Southern Boundary | Bird, Les | BlackSmith | 
		
			| The Hong Kong I Knew: Scenes and Stories from a Childhood in Kowloon | Isaac-Williams, Mark | Blacksmith | 
		
			| Hong Kong Beat: True Stories From One of the Last British Police Officers in Colonial Hong Kong | Roberts, Simon | Blacksmith Books | 
		
			| Hegel in A Wired Brain | Slavoj Zizek | Bloomsbury Academic | 
		
			| Social Contagion: And Other Material on Microbiological Class War in China | Chuang | Charles H Kerr | 
		
			| Can Hong Kong Exceptionalism Last? | Anthony B.L. Cheung | City U | 
		
			| 兩次大罷工之間的兩次博覽會:在英京賽會展示香港(藏品集) | 黃培烽 | EDGE | 
		
			| The Kingdom in the Sun, 1130-1194 : The Normans in Sicily Volume II | John Julius Norwich | Faber & Faber | 
		
			| The Normans in the South, 1016-1130 : The Normans in Sicily Volume I | John Julius Norwich | Faber & Faber | 
		
			| The Dawn of Everything: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| David Graeber  (Author), David Wengrow | Farrar, Straus and Giroux | 
		
			| Winter Recipes from the Collective: Poems | Louise Gluck | Farrar, Straus and Giroux | 
		
			| Our Secret Discipline (Hardcover) |  |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| 
		
			| On Extended Wings : Wallace Stevens' Longer Poems |  |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| 
		
			| The Art of Shakespeare's Sonnets |  |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| 
		
			| The Neganthropocene (Critical Climate Chaos) | Bernard Stiegler & Daniel Ross | Open Humanities Press | 
		
			| 互住時代:打造社區共融生活的合作住宅 | Michael LaFond, Larisa Tsvetkova/譯: 詹竣傑, 詹品丞, 林偉 | OURs都市改革組織 | 
		
			| Daydream and Drunkenness | Clarice Lispector /translation. Katrina Dodson | Penguin | 
		
			| 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 | Jorge Luis Borges /translation. Donald A. Yates, Andrew Hurley, James E. Irby | Penguin | 
		
			| 
 The Dawn of Everything :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
 | David Graeber, David Wengrow | Penguin Books Ltd | 
		
			| The Catcher in the Rye | J. D. Salinger | Penguin Books LTd | 
		
			| Penal Theories and Institutions (Michel Foucault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, 13) | Michel Foucault | Picador Paper | 
		
			| The Fragile Skin of the World | Jean-Luc Nancy , Translated by  Cory Stockwell | Polity Press | 
		
			| The World Philosophy Made: From Plato to the Digital Age | Soames, Scott |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| 
		
			| Transcendental Style in Film: Ozu, Bresson, Dreyer |  |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| 
		
			| The Memory Chalet | Tony Judt | Vintage Publishing | 
		
			| When the Facts Change : Essays 1995 - 2010 | Tony Judt | Vintage Publishing | 
		
			| 經濟大師的迴響:【哈佛最受歡迎教授的13堂經濟入門課】搞懂經濟大師的缺陷與洞見,以及他們塑造的世界 | Todd G. Buchholz/譯: 葉婉智, 林子揚 | 一起來出版 | 
		
			| 天下大亂: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,其形成、矛盾與內幕 | Josh Rogin/譯:梁文傑 | 八旗文化 | 
		
			| 獨裁的異議:從雅典民主、羅馬共和到近代獨裁的思辨 | 本村凌二/譯:李瑋茹 | 八旗文化 | 
		
			| 為工作而活:生存、勞動、追求幸福感,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 | 詹姆斯.舒茲曼James Suzman, 葉品岑譯 | 八旗文化 | 
		
			| 清點每一個人:分類、標籤與認同,人口普查如何定義國家與你我身分 | Andrew Whitby/譯: 周宜芳 | 八旗文化 | 
		
			| 香港西區街道故事 | 魯金 | 三聯 | 
		
			| 明信片中的日佔香港影像 | 張順光 | 三聯 | 
		
			| [簡]民主的理想與現實:重建的政治學之研究 |  | 上海人民 | 
		
			| [簡]業-簡論行動、過錯和姿勢 | [意]吉奧喬·阿甘本 Agamben |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| 
		
			| 強鄰在側:中泰邊區博弈下緬甸的國家命運 | 韓恩澤 著.林紋沛 譯 | 中文大學 | 
		
			| [簡]論中國的技術問題 | 許煜/譯者: 蘇子瀅 / 盧睿洋 |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| 
		
			| 港島海岸線(增訂版) | 余震宇 | 中華 | 
		
			| 彌敦道上:金光舊夢換新 | 鄭宏泰、周文港 主編 | 中華書局 | 
		
			| 余英時談話錄 | 余英時 | 允晨文化 | 
		
			| 膠卷同志-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 | 林松輝著,陳瑄譯 | 手民出版社 | 
		
			| 人類群星閃耀時:14個容易被人忽略卻又意義深遠的「星光時刻」(德文原典直譯本) | 褚威格Stefan Zweig/譯:姜乙 | 方舟文化 | 
		
			| 尋回香港文化(合集) | 李歐梵 | 牛津大學 | 
		
			| 悲傷的日子如何過 | 黃淑嫻、阮智謙、賴恩慈 | 石磬文化 | 
		
			| 人類事評論:漫談這顆以人類為主的星球 | 約翰?葛林 John Green/譯:甘鎮瓏 | 尖端 | 
		
			| [簡]顛倒看世界 寫給當代愛麗絲的漫遊指南 | [烏拉圭] 愛德華多·加萊亞諾 Eduardo Galeano | 百花文藝 | 
		
			| 櫻桃的滋味:阿巴斯談電影 | 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/譯:btr | 自由之丘 | 
		
			| 大時代的蜉蝣 | 邵頌雄 | 見山書房 | 
		
			| 一切如此美好 | 谷敏昭 | 谷敏昭 | 
		
			| 海濱姑娘 | 慕容羽軍 | 初文 | 
		
			| 歸寧 | 雲碧琳 | 初文 | 
		
			| 記憶:我們如何形成記憶,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?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 | Veronica O’Keane/譯:潘昱均 | 奇光出版 | 
		
			| 非常讀:董啟章隨筆集 | 董啟章 | 明窗 | 
		
			| 深水?,大家捱出頭的地方(增訂版) | 陳雲. 甄小慧 | 花千樹 | 
		
			| 筲箕灣, 大家想住?地方 | 陳雲 | 花千樹 | 
		
			| [簡]南京課程  從《德意志意識形態》到《自然辯證法 》 : 在人類紀時代閱讀馬克思和恩格斯 | [法]貝爾納·斯蒂格勒 Bernard Stiegler | 南京大學 | 
		
			| 特區選舉:制度與投票行為 | 蔡子強、馬嶽、陳雋文 | 城市大學出版社 | 
		
			| 危殆生活: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| 黃克先 | 春山出版 | 
		
			| 借土養命:從雲南到金三角,從毒品到永續農業,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| 黃樹民 | 春山出版 | 
		
			| 家?寶 (家寶) | 蔣曉薇 | 突破 | 
		
			| [簡}人類紀裡的藝術:斯蒂格勒中國美院講座 | (法)貝爾納·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| 重慶大學 | 
		
			| 新加坡與中國新移民:融入的境遇 | 游俊豪 | 香港城市大學 | 
		
			|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| 村上春樹 | 時報 | 
		
			| 動物同性戀:同性戀的自然史 | Fleur Daugey/譯:陳家婷 | 時報 | 
		
			| 等.時間 | 精神復元人士與社區義工 |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 | 
		
			|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:在動物身上發現無私的人性 | Frans de Waal/譯:陳信宏 | 馬可孛羅 | 
		
			| 感與知:讓「心」有意識--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、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| Antonio Damasio/譯:李明芝 | 商周出版 | 
		
			| 當儒家走進民主社會:林安梧論公民儒學 | 林安梧 | 商周出版 | 
		
			| 嶺南近代史論——廣東與粵港關係 1900-1938 | 陳明銶、饒美蛟 | 商務印書館 | 
		
			| 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 | Anthony Giddens, Philip W. Sutton/譯: 許雅淑, 李宗義 | 商業周刊 | 
		
			| 解殖:全球殖民性與世界失序 | Walter D. Mignolo/譯:王嘉蘭, 周俊男, 唐慧宇, 黃杰 |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| 
		
			| 田野敲敲門:現地研究基本功 | 洪伯邑, 陳懷萱, 黃舒楣, 黃書緯, 呂欣怡, 陳怡? | 國立臺灣大學 | 
		
			| 不平等的童年【跨世代社會學革命性經典鉅著】: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? | 安妮特.拉蘿Annette Lareau, 林佑柔譯 | 野人 | 
		
			| 想像的動物【波赫士60年經典文學逸品X插畫大師彼德.席斯精采繪圖,全球獨家精印藏書票典藏版】 | Jorge Luis Borges/譯:葉淑吟 | 麥田 | 
		
			| 大國政治的悲劇 | John Mearsheimer/譯:王義桅, 唐小松, 張登及 | 麥田 | 
		
			| 謙卑先生與屠夫醫生:實現首例恆河猴換頭手術,神經外科先驅羅伯.懷特對移植人類大腦的追求,以及靈魂移植的追尋 | Brandy Schillace/譯:徐仕美 | 麥田 | 
		
			| 「同化」的同床異夢: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、近代化與認同 
 | 陳培豐/譯:王興安, 鳳氣至純平 | 麥田 | 
		
			| 感動,如此創造: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的音樂夢 | 麥田 | 
		
			| 希臘男神藝術圖鑑:神話X名畫X希臘十大男神的祕聞傳說 | 席路德 | 麥浩斯 | 
		
			| 原來尼采 | 陳永明 | 匯智 | 
		
			| 社會系統:一個一般理論的大綱 | Niklas Luhmann/譯:魯貴顯, 湯志傑 | 暖暖書屋 | 
		
			| 百年香港中式飲食(修訂版) | 鄭寶鴻 | 經緯 | 
		
			| 抄寫員巴托比 / 水手比利.巴德 | Herman Melville/譯:林家任, 廖彥博 | 群星文化 | 
		
			|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| 黃應貴, 王增勇 , 王信翰, Ciwang Teyra, 黃炤愷, 鄭又維 , Lahok Ciwko, 謝宛蓉 , 萬尹亮 , 張正衡 | 群學 | 
		
			| 障礙政治:邁向消弭歧視的包容社會 | Michael Oliver, Colin Barnes/譯: 紀大偉, 張恒豪, 邱大昕 | 群學 | 
		
			| 香港保衛戰紀 十八個需要記住的香港故事 | Watershed Hong Kong | 蜂鳥出版 | 
		
			| (限量)解散吧叫春貓 | 淮遠 | 詩生活 | 
		
			| 追尋寧靜:一場顛覆聽覺經驗的田野踏查,探索聲音的未知領域 | George Prochnik/譯: 韓絜光 | 漫遊者文化 | 
		
			| 悉達多:一首印度的詩(流浪者之歌) | 赫曼.赫塞Hermann Hesse, 姜乙譯 | 漫遊者文化 | 
		
			| 德米安:埃米爾.辛克萊年少時的故事(徬徨少年時) | 赫曼.赫塞  Hermann Hesse, 姜乙譯 | 漫遊者文化 | 
		
			| 街頭的哲學:29個熟悉的生活情境,看見每個決定背後的倫理和邏輯! | 愛德華多.因凡特Eduardo Infante/譯:黃新珍 | 漫遊者文化 | 
		
			| 虛擬真實:我們的身體在或不在? | Alain Milon/譯:林德祐 | 漫遊者文化 | 
		
			| [簡]聲音中的另一種語言 | [法] 伊夫·博納富瓦 Yves Bonnefoy | 廣西人民 | 
		
			| 生之奧義 | Baptiste Morizot | 衛城出版 | 
		
			| 第三種猩猩(經典普及版):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| Jared Diamond, Adapted by Rebecca Stefoff/譯:鄧子衿 | 衛城出版 | 
		
			| 動物公民:動物權利的政治哲學 | Will Kymlicka, Sue Donaldson/譯:白舜羽 | 貓頭鷹 | 
		
			| 法哲學:自然法研究 | 陳妙芬 | 聯經 | 
		
			|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(上、下)【杜斯妥也夫斯基200歲冥誕紀念版】 | 杜斯妥也夫斯基 Dostoevsky/譯:臧仲倫 | 聯經 | 
		
			| 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(二版) | 康德/譯: 李明輝 | 聯經 | 
		
			| 修養與批判:跨文化視野中的晚期傅柯 | 何乏筆 | 聯經 | 
		
			| 攀登的奧義:從馬洛里、尼采到齊美爾的歐洲山岳思想選粹 | 編:詹偉雄/譯: 劉麗真, 林友民, 李屹 | 臉譜 | 
		
			| 義大利為什麼能誘惑世界三千年:從神話到時尚、由極度痛苦到極致創造,探討義式熱情的起源、表現與對西方文明的影響 | Dianne Hales/譯:高子梅 | 臉譜 | 
		
			| 城市的精神:何以城市認同在全球化時代如此重要 | Daniel A. Bell, Avner de-Shalit/譯:吳萬偉 | 雙囍出版 | 
		
			| 新手 | Raymond Carver/譯:余國芳 | 寶瓶文化 | 
		
			| 製造聖經:聖經中不為人知的矛盾(以及為什麼我們看不出來!) | 巴特葉爾曼Bart D. Ehrman, 黃恩鄰譯 | 鷹出版 | 
		
			| 《Sample 樣本》第24期 
 Let's Write More Notes
 |  |  | 
		
			| Just Run Issue 2 July-Dec 2021 |  |  | 
		
			| 新活水2021年11月號:野草幽花 |  |  | 
		
			| 風火山林第35期 2021年12月號  香港地少營多 |  |  | 
		
			| 香港地圖 - 鐵盒裝 |  |  | 
		
			| 香港山徑地圖 V2 - 鐵盒裝 |  |  | 
		
			| 香港露營地圖 - 鐵盒裝 |  |  | 
		
			| 香港山系地圖 - 鐵盒裝 |  |  | 
		
			| 工人文藝 30 |  |  | 
		
			| 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131 DEC 2021 |  |  | 
		
			| 大頭菜文藝月刊72 Dec 2021 |  |  | 
		
			| 復古文藝 Vol 1 2021冬 |  |  | 
		
			| ISSUES 真論 第三期 粵語撞文學 |  |  | 
		
			| 劇場閱讀 2021 年11月號 Issue 52 |  |  | 
		
			| 無形 Vol 44 Dec 2021 《鏡無限M(irror)》 |  |  | 
		
			| 《方圓》10期 「1984」 |  |  | 
		
			| 《迴響 - 粵語文學期刊》第十六期 |  |  |